-
大同装备制造园区加速布局燃气汽车产业 打造新能源装备高地
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,大同市通过招商引资引入多家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,推动燃气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作为重要载体的大同装备制造园区,已形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,成为区域经济转型的关键引擎。 一、产业转型聚焦绿色动能 大同市依托传统能源产业基础,将燃气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。2023年,当地燃气汽车产量突破3000辆,带动相关产业链实现产值超7亿元。园区内企业通过技术升级,已具备高压气罐安全检测、整车装配等核心工艺能力,产品覆盖物流运输、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。 二、技术创新驱动质量提升 陕汽大同新能源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学研联盟,攻克了低温环境下燃气存储效率等行业难题。检测数据显示,园区生产的燃气汽车百公里燃料成本较柴油车型降低,尾气排放指标优于国家标准,部分车型已通过国际认证。 三、集群效应激活区域经济 大同装备制造园区规划了总面积超千亩的专用车产业园,吸引30余家配套企业入驻。通过土地、税收等政策支持,形成“主机厂+零部件+服务”的生态体系。2023年园区新增就业岗位,间接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。 四、政策护航夯实发展基础 大同市出台专项规划,明确对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给予资金补贴。交通运输部门优先采购本地生产的燃气环卫车、重卡等产品,同时建设加气站等基础设施网络,目前全市已建成配套站点,基本满足运营需求。 五、未来布局瞄准高端市场 根据规划,大同市将扩大氢燃料与天然气双能源车型研发投入,计划建设国家级检测中心。园区二期工程预计投产后可实现产能翻番,进一步巩固其在华北地区新能源商用车领域的影响力。
2025-09-04
-
山西山阴等三地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获批 总投资96.7亿元
山西省通过招商引资推动能源产业升级,近期三个大型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获核准,总投资达96.7亿元。这些项目分别位于山阴县、盂县和阳高县,由当地骨干能源企业牵头建设,将进一步提升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效率,强化区域电力保供能力,助力“双碳”目标下的能源结构优化。 一、项目规划与区位布局 此次获批的三个项目均采用235万千瓦发电机组,专注于低热值煤清洁利用。山阴二期项目依托当地煤电联营优势,盂县项目聚焦晋东能源基地配套,阳高项目则服务京津冀电力协同发展。三地均属山西省重点规划的煤电一体化示范区,项目建成后将形成“坑口电站+循环经济”模式,减少煤炭运输损耗。 二、技术路径与环保标准 项目采用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,供电煤耗低于国家标准。配套建设脱硫脱硝及碳捕集设施,污染物排放执行火电行业最严限值。其中低热值煤掺烧比例超60%,可消化周边矿区煤矸石等废弃物,减少固废堆存引发的生态问题。 三、投资结构与经济拉动 96.7亿元总投资中,设备采购占比约45%,基建工程占30%,环保设施投入达25%。建设期预计带动就业超5000人,投产后年产值合计约40亿元。盂县项目还将配套建设供热管网,替代县域内分散燃煤锅炉。 四、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山西省2024年能源工作要点明确提出“低热值煤发电装机突破2000万千瓦”目标。此次三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工程清单,享受战略性新兴产业电价补贴。分析指出,此举既缓解了风光新能源的调峰压力,也为传统煤炭产区探索了低碳转型路径。 五、配套措施与监管要求 项目需严格执行生态红线管控,落实取水许可和排污权交易制度。省级部门将建立全生命周期监管平台,实时监测能耗与排放数据。相关企业已承诺投入3.8亿元用于矿区生态修复,确保环保验收“三同时”达标。
2025-08-12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